张维为教授在法出席青年与领袖峰会 谈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范式
发布人: 邬含菲   发布时间:2025-02-02   浏览次数: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受塞尔维亚前外交部长、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巴黎政治学院国际事务学院教授武克·耶雷米奇(Vuk Jeremic)特别邀请,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率团赴法国,出席第十届青年与领袖峰会(Youth & Leaders Summit)。作为本届峰会“多边主义与新世界秩序”分论坛的主旨演讲嘉宾,张维为教授与来自政学商界的国际重量级嘉宾展开深度对话,包括沙特阿拉伯资深外交家图尔基·本·费萨尔·阿勒沙特亲王殿下(HRH Prince Turki bin Faisal Al Saud),国际商会(ICC)秘书长约翰·丹顿(John W. H. Denton)及厄瓜多尔前外交部长、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María Fernanda Espinosa)等。耶雷米奇教授主持分论坛。

论坛现场

  在演讲中,张维为教授系统阐释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创新实践。他以中国-东盟合作为例,强调中国注重发展议题和政策执行力,为区域持久和平提供制度性解决方案。中国与东盟数十年的合作关系,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尊重伙伴主体性,构建起互利共赢模式。

张教授分享观点

  张教授提到,中国模式的效率与速度令世界惊叹。以电动车产业为例,中国通过连续四个“五年计划”,经过历届政府的接续努力,已经实现了电动车产业的“弯道超车”,并在整个国家基本实现了绿色能源转型。在借鉴德国“工业4.0”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事实上也已实现,而德国却因意识形态因素对华为、阿里云等实施禁令,导致“工业4.0”计划付之东流。西方需摒弃以所谓“民主还是专制”的政治标准,转向以“良政还是劣政”为判断依据,才能更有效地参与新世界秩序的构建。

  在问答环节,张教授回答了现场观众关于2025年国际局势、特朗普上台对传统国际关系体系的挑战等热点问题。他提醒欧洲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成为美国的敌人或许危险,但成为美国的盟友却是致命的”。他指出,欧盟作为美国的盟友,需要在特朗普2.0时代多加小心;特朗普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较高,但中国有信心妥善应对相关挑战。他表示,虽然美国如今重新选择“退群”策略,但中国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可以通过“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机制继续推进新形式的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为全球秩序注入稳定性。

张维为教授与学生闭门座谈

  在论坛开始前,按照峰会传统,张教授应巴黎政治学院巴黎国际事务学院学生的邀请,同来自该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闭门座谈。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宋鲁郑研究员、戴维来教授、卓子涵助理研究员参加了上述活动。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