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习主席在APEC会议上公开表态,中国愿意积极地考虑参与CPTPP。今天张老师和金老师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件事。
张维为:
CPTPP的前身是TPP,当时是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开始做的,它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把中国排除在外,建立一个所谓非常高标准的21世纪标准的贸易协定。它里面有一些条款是专门针对中国,中国当时达不到的,比方说涉及到国企、涉及政府补贴、涉及组织独立工会、涉及数据自由等等。
现在实际上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刚刚签署RCEP,这本身里边已经有很多贸易自由化的内容,另外在即使当时TPP条款中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中国有一些方面已经在领先了,比如数据自由,现在是美国开始害怕数据自由。国企改革我们在进行,环保标准过去是很重要的一块,现在我们就提出生态文明了,要实现碳综合。在这些方面中国进步非常之快,所以很多东西都可以进一步地谈。
我想我们做这个表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真的希望美国能够重新回到拥抱多边主义、拥抱自由贸易的平台,这是我们的一个战略考虑。但如果真的要谈,我想它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日本现在主导CPTPP,它可能会担心如果中国一下子进来,中国将会变成主导。
至于美国现在能不能加入,即使拜登想进来,但美国国内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比如说支持特朗普的人都不支持这个东西。那么他是否能够整合美国国内意见,然后来加入,这也是一个没有定的问题。
但从中国来讲,我们现在真的是最主张贸易自由化多边主义的国家,这样的加入对我们内部的改革、对扩大中国的全世界的影响力、对中国自己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虽然会有一些挑战,但是利大于弊。
金灿荣:
11月20日在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晤上,习主席公开表态:中国愿意积极地考虑参加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应该是很好的一个讯号,国际舆论也非常重视。
中国从来就没有排斥TPP,当初TPP谈判的时候,中国表示过愿意参加,但是被美国拒绝了。美国说我先得建立规则,然后你改变了以后再进来。所以不是中国原来不是排斥,而是受到了阻挠。
现在中国参加了RCEP,谈判地位更好了,加上现在CPTPP又没有美国在里边,所以现在应该讲各方面条件都是更好的。现在提出这个愿望,表达这个态度,我觉得是到时候了。
当然这个也不会很顺利,因为RCEP的标准要比CPTPP低一点,RCEP的标准我们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但达到CPTPP的标准可能还要再做一些努力。但问题不是很大,因为我们已经进入RCEP了,基础比以前好一点。再经过几年的深化改革,我觉得完全是可以达到标准的。
进入CPTPP对我们来说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我们的贸易圈会比RCEP再大一点,因为这里面还有美洲国家。经济上我们的贸易圈大了,战略上当然就更主动了。这原来是美日用来设计排斥中国的,如果中国在里边了,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所以经济、战略都是一个利好。
当然我们可能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个标准很高,所以对下一步我们改革的要求也更高,但是这应该讲跟我们的主观愿望不矛盾,我们中国还是强调会开放,而且我们会高质量、高标准地开放。
所以我们改革的方向跟这些组织的要求其实是吻合的,从战略上讲,现在表态应该是个“先手棋”,大家一般预计拜登先生执政以后,美国还是会探讨重回TPP。如果我们这方面动作慢了,那么从中美博弈的角度来讲就要被动一点。
虽然现在我们提出以后也不会马上实现,因为中间有复杂的谈判过程,现在CPTPP的主导者是日本,日本会不会轻易让我们进去,这个是一个大的疑问。但是反正我们表态了,我们迈出了这一步总归是一个好事。
比较理想的情况就是中国进去,然后美国也进去,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化解美国国内的反全球化情绪,对中美博弈其实也是个利好。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讲,中国表达态度加入CPTPP应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讯息。我们下面就是要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把良好的愿望变成良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