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抵华访问之日适逢其当选总统一周年。他是第一个上任不到一年就访华的美国总统,也是中共十九大之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随着特朗普总统的到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迎来重要机遇?
本期访谈嘉宾: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朱锋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鹏
特朗普访华前的亚太布局
新闻晨报:就特朗普在日本访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否看出美国新政府亚太政策的调整迹象?
朱锋:就他在日本的所言所行,至少可以看出美国亚太政策的三个明显调整,一是将亚太的概念扩大到印太,这不是简单的地域概念的扩大,而是在寻求新的战略组合来主导亚太地区的战略力量,它不再着眼于奥巴马时代美国实力的回归,而是新的有利于美国的均势的重组的过程;二是不再像奥巴马那样推动多边贸易体系,而是让亚太地区的盟友以及中国在经济上同美国对表,在地区安全上他会保持美国对盟友的责任和义务,在经济问题上则要求盟国协调美国的利益、尊重美国的立场,其实是在利用自己的安全优势进一步为其经济民族主义赢得机会;三是强调朝核问题是优先解决的事项,在保留外交接触可能的同时,继续为对朝采取军事行动造势。
新闻晨报:过去数月,四个双边对话机制得以建立,能否就这些努力取得的早期收获和正面效应做一个总结?
朱锋: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关系,但是,随着双边协调机制的发展,第一,双方保持了密切的高层磋商;第二,有可能在争议性的问题上相向而行;第三,沟通机制的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我觉得,这些就是我们所取得的积极进展。
王鹏: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无法像冷战时期对抗苏联那样来遏制中国,就算主观上有此意愿,技术上也做不到。中国并没有选择当年苏联那套另起炉灶的做法,而是积极融入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社会,这才有了中美经济利益的相互渗透,加上双边对话机制也在其中发挥作用,中美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进一步降低两国关系的不确定性,提升可确定性,促其稳定。
美方的目标&中方的期待
新闻晨报:具体到此次访华,美方设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朱锋:最基本的目标还是要强调“美国第一”、美国利益优先,要把经贸关系放在对外关系的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在经济问题上,它会促使中国市场向美国投资者更大开放,希望中国消费者买更多美国货,对中国市场条件的改善继续施压,但是经贸问题不是三下两下就能见成效的,最重要的还是双方要坐下来谈,这是拉锯战,不能指望凭借此次访华双边经贸关系就能有实质性的改善。
王鹏: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换句话说就是对中国的制衡,特朗普现在要用对冲来替换制衡,也就是双面下注以止损。在不了解对方政策前景的情况下,一面加强接触,一面继续制衡。因此,中美友好的一面会提升,不管是在朝核问题还是在贸易问题上,另一方面,它会寻找有支付能力的国家帮助它实现在亚太地区的离岸平衡,进而靠加剧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来维持其主导权,不光是在政治和安全领域,这些被美国看中的代理人国家也会在金融和经济方面对美产生越来越大的战略需求。
新闻晨报:崔天凯大使将中方对美国总统访华期待归结为三方面,一是澄清双方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二是有效管控两国间的分歧,三是有力推动互利合作。能否将这三个方面细化到具体议题?
朱锋:比方说美国在南海鼓吹航行自由,指责中国岛礁建设军事化,这些都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在钓鱼岛问题上,美方高调宣称对日承担同盟国义务,这也是中方所关切的。从美方角度出发,中共十九大闭幕,中国对外大战略会否出现根本的变化,会不会与美国平起平坐,这是美方关切的; 再比如中国对在美逃犯会采取何种行动等等,很多具体议题有待双方沟通交流。
“新型大国关系”有望落地?
新闻晨报:克林顿时期曾经接受中方有关建设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倡议,后来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和落实,背后的原因与当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的原因是否相似?
朱锋:原因不太一样,当时美国认为中国崛起会成为美国的对手,不能称之伙伴,而我们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候,奥巴马政府认为,中国希望美国不要对同盟国承担责任,而是以中美关系优先,美方由此没有积极响应“新型大国关系”。我个人觉得,此次特朗普来访确实是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机会,重点是双方在“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上不要简单地拘泥于各自的认识和判断,而是要把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确立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主基调,特朗普访华在这方面应该会有积极的进展。
新闻晨报:也有学者提到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双方对核心关切的表述有很大不同,中方偏宏观叙述,美方则更为具体。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遇阻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不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王鹏:两三年前,关于中国的国关话语是否难懂,学界也曾有过争论。有人提出,应当做更多技术上的工作,把我们的话语用更地道的英语、更贴近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述;也有人认为,关键不在于话语是否好懂,而是文字背后的诉求,对方并不答应;有人认为,不管对方懂不懂,表明己方立场即可;也有人认为,对于形成竞争的两方而言,不管一方使用什么样的话语,另一方一定会反对,最后得看国际社会愿意把票投给谁。
朱锋: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有各自的利益,有各自国内政治的现实,也有各自发展目标,还有各自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烦恼,因此,双方对核心利益会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理解,这是很正常的。问题不在于双方对核心利益有什么不同的定义,而在于能否对彼此核心利益都表现出尊重、理解和求同存异。“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的本质不在于词语的表达,相反,它的措辞可以更新,内涵可以发展,它的核心在于,中美要有效地管控争议,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为21世纪全球的和平与稳定共同承担责任。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
网址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7-11/08/content_47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