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青年团到访中国研究院:今天我听到了对中国发展模式最好的解释
发布人: 郑子昂   发布时间:2017-07-01   浏览次数:


6月28日上午,巴西坎皮纳斯学院副校长Rodrigo Sabbatini教授率团,一行16名师生到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与张维为院长、文扬研究员、白果研究员、唐毅南研究员、以及复旦大学牛津学社的学生骨干进行了交流。



首先,张院长向巴西青年团简单介绍了研究院的历史、主张和近年的研究成果。张老师表示,西方民主制度是历史进程中昙花一现的政治体制,并提出要以良政和劣政而非民主还是专制来评价一国的制度。他引用林肯“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名言,对比了中西方政党与民众的关系。同时又以中国文化对民意与民心的理解,解答了中国模式何以避免今天西方社会在民粹裹挟下做出不智决策。此外,张院长还举例说明中国国企与民企合作互惠的经济模式、中国领导人的选举+选拔制度。当听闻中国国家领导人至少管理过1亿人民时,青年团的代表不禁流露出吃惊的表情。


巴西青年团的带队教授,坎皮纳斯学院的副校长Sabbatini表示,这是他听到过对中国发展模式最好的解释。他回顾了巴西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表示巴西曾经也采用过中国类似的发展方式,国有企业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但是今天的巴西,放弃了当年的制度,换来了24个政党,而经济增速缓慢,身陷衰败和问题中。对比中国和巴西各自的发展历程,促成了他这次的中国行。


此次到访的青年团学生来自巴西坎皮纳斯学院,该学院创立于1999年,目前拥有300名教师和2800名学生,其创始人曾参与创办巴西排名第二的综合性大学坎皮纳斯大学。此次到访的青年代表,分别以国际关系、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学科为专业。在提问环节,表现出了对中国的好奇。


有学生对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减速提出疑问。白果研究员回应表示,GDP已不是今天中国经济追求的主要指标。中国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增加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是目前的重点。且即便是在6%左右的增速下,中国经济仍然保障了大量的就业。中国的发展无需放在西方标准下衡量,中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长期视野,这才是中国发展的逻辑。


交流中,话题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两国的经贸关系。有学生对金砖国家的前景表示忧虑,并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困惑。


张维为院长耐心解释了“一带一路”是一个百年计划,尽管我们没有清晰的地图,但却拥有“指南针”。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下,结合参与资源,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匹配,帮助沿线国家建设发展。对这一话题,文扬研究员表示,今天的世界需要一个不同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新规则,而中国今天提出的“一带一路”正是这样一个融入了包容和双赢理念的新体系。


此外,学生们还对中国的改革历程表达了好奇,并同与会中国研究院成员探讨如何应对西方的强势话语。张维为教授表示,此时需要跳出盒子思考。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实事求是。如今的西方在民主制度下出现了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在内诸多黑天鹅事件。这些事实下,说西方制度有优势无法令人信服。此后唐毅南研究员还就国企在经济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投资这样长回报周期领域存在必要性,对巴西青年团做出了解释。白果研究员对巴西如何从人民币走出去中受益,发表了看法。张维为教授还回应了巴西学生对中国劳工权利的疑问。


交流最后,Sabbatini教授表示,此次访问受益匪浅。同时也对中国目前提出的若干经济合作倡议表示了认可。他直言,不论中国是否有别的打算,至今为止他愿意相信中国帮助他国发展的诚意。这次交流的意义不仅在帮助巴西新一代学人深入了解中国,更通过巴西青年之口,让我们对这个不论是今天的“金砖”概念下,还是在未来“一带一路”中,都与中国息息相关的拉美巨人增进了了解。


(文/中国研究院 钟晓雯)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