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极右势力最近在刮一股‘新冷战’的风,这是一种‘心乱’的表现。”
“美国要发动‘新冷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的。”
9月20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74集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剖析美国极右势力鼓吹“新冷战”之风背后的来龙去脉。以下为根据节目内容整理的文字稿。
张维为:
我记得我们在这儿专门做过一期节目《中国心胜》,通过这次战疫的国际比较,中国人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心胜”。如果说我们是中国“心胜”,那么美国现在就是“心乱”。美国战疫溃败、种族矛盾暴发、经济严重衰退等等造成了一种“心乱”。美国极右势力最近一直在刮一股“新冷战”的风,我想这是一种“心乱”的表现,很像病急乱投医,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不知所措,但“新冷战”肯定是开错了药方,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美国“心乱”体现在美国政客最近的一系列理性缺位的讲话中。6月以来,特朗普政府的一些高官,比如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和国务卿蓬佩奥等,先后连篇累牍地发表反华反共演讲。6月24日,奥布莱恩在演讲中说:美国对中国误判的一个根本性错误是没有留意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忽略了中共从来就是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政党。
坦率地说,美国这个级别的高官最近才知道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真有点讽刺意味,看来这位律师出身的官员有点孤陋寡闻。当然,他不仅应该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政党,更要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已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党,这才是中国成功经验的精髓。
7月7日,克里斯托弗·雷说,中国的目标是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美国的创新、经济安全和民主思想构成了如此广泛和全面的威胁。他甚至说:美国联邦调查局每隔10个小时就要开启调查一个和中国有关的渗透、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案子。
7月23日,国务卿蓬佩奥更是选在美国尼克松图书馆发表反华反共演讲。他认为,从尼克松总统以来的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中国,但结果中国没有被改变,倒是中国开始大规模渗透美国。这话也可以理解为:美国和平演变中国这个企图在他看来已经失败,所以美国不能再继续“与中国盲目接触这种旧模式”。接着,他开始谩骂中国共产党如何干预美国内政、企图改变美国,逻辑之荒谬,语言之夸张,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美国的这些意识形态偏执狂很像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者,但美国最终将为这场新的麦卡锡主义运动付出沉重代价。大家知道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不仅造成成千上万的美国公民受到迫害,还使美国陷入极端主义思维方式,以致最后陷入愚蠢的越南战争。
这次令人感到有点惊讶的是,一批经常批评特朗普的西方主流学者也开始鼓噪“新冷战”,这是西方学术界的悲哀。当然,这些学者实际上从来都是相当意识形态化的,只是现在更加极端了。
这里我想提两个人,一个是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他在2007年的时候曾提出中美经济共生关系的一个新概念,叫“中美国”Chimerica,但他现在认为“新冷战”已经开始,中国对美国的挑战比当年苏联对美国的挑战更大。他说,与中国的这场“新冷战”可能会更冷,时间会更长。
另一个就是“历史终结论”的始作俑者福山,他不久前在《美国利益》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中国挑战:中国是哪种政权?》。与他过去的文章很不一样的是,这篇文章充斥了冷战语言。他说,我们西方民主国家首先要认识到中国很像20世纪中叶的苏联。他认为中国已经不是类似东亚“威权资本主义”政权的国家,而是旨在于建立“极权主义制度”的国家。他认同特朗普总统对华为公司的制裁,虽然做法有点笨拙,但目标“基本正确”,“任何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如果允许华为这样的公司为自己建立信息基础设施,那一定是发疯了,因为它可能被中国政府控制”。
福山指责中国扩充军力冲破第一岛链,批评“一带一路”是中国要把世界经济中心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体系转入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体系。他建议西方国家逐步从经济上与中国脱钩,这场疫情已经表明西方国家已经过度依赖一个对西方敌对国家的制造业。中国要全面控制社会的企图已经超越中国国界,正在影响西方国家的学术自由。他希望中国最终出现像苏联东欧那样的民主转型,废除中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
可见,虽然他还是继续严厉批评特朗普,但这是恨铁不成钢。当然,我想福山还将继续失望下去,因为历史终结论的终结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
与此同时,美国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用“新冷战”来对付中国是不明智的。例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不久前在《华盛顿邮报》发文,对蓬佩奥的演讲予以强烈批评,他认为,蓬佩奥对中国、对尼克松和美国外交政策根本一无所知。他说,问题不仅是这个国家首席的外交官毫无外交手腕,更糟糕的是,他歪曲了历史,同时也没有能力为今后的中美关系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针对蓬佩奥所说的尼克松与中国接触是为了改变中国。哈斯这样写道:事实上尼克松和基辛格所制定政策,目的是利用中国来制衡苏联,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影响中国的内部性质。针对蓬佩奥把中国描绘成军事上咄咄逼人,他说,“诚然,中国在南海展示了肌肉,但蓬佩奥在演说中没有提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就没有进行过任何战争”。哈斯认为,蓬佩奥正试图让美国走上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我们没有能力决定中国的未来,更不用说改变它”。
7月29日,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也在《华盛顿邮报》上发文,“中美之间不存在冷战,即使有,我们也不会赢”。他直言,如今美国如果用对付苏联那套方法来对付中国,已经很难奏效了,更不可能成功。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所谓“遏制”中国的方法,应该在国际上“拉帮结派”,与美国的盟友们一起对抗中国。
实际上科茨的观点也是现在很多民主党资深人士的观点,他们也想遏制中国,但认为不能像特朗普那样同时开罪自己的盟国,而是要团结盟国,特别是欧洲的盟国。实际上不论是“新冷战”,还是遏制中国的企图,在今天看来都将是失道寡助,附和者不多。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已经改变,我们还是以欧洲为例,欧洲公开批评美国搞冷战。6月12日,德国《世界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与中国决裂吗?我们对中国的真实依赖性如此之大,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文章引述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的观点,“中国可能是一个竞争对手,也是一个制度性的对手,但它对欧洲和德国而言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伙伴。被迫与中国完全脱钩,这是不可想象的。这必将带来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
欧盟的一位资深外交官博雷利也撰文指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已经结束,亚洲世纪已提前到来,欧洲面临要在中美之间作出抉择的压力越来越大。欧盟应该避免堕入特朗普的‘新冷战’这种‘格局’”。
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无论美国鼓吹“新冷战”的人有多少能量,无论美国大选后谁上台执政,美国搞“新冷战”是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中国发展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所处的时代大潮,顺势而为。中国人做事讲究“道”与“术”的关系,讲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总是先把时代大潮搞清楚,在把握这个“道”的基础上来推动“术”。
今天的时代大潮是人民要和平,要发展,要团结抗疫,指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但美国信奉冷战、唯我独尊、我赢你输。以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例,其实是一场人类面临的共同灾难,国际社会本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才是人间正道。美国拒绝国际合作,结果反噬自己,成了世界疫情的震中,不少美国人自己感叹美国在抗疫中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弃儿。
回过头来看,哪怕美国能够部分地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哪怕能够部分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它的疫情防控处境应该比现在好得多,如果它不是选择嫁祸中国,而是选择寻求中国的帮助,不是选择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而是听从世卫组织的防控建议,那美国的疫情防控会比现在好很多很多。
蓬佩奥自己也承认,针对中国的“新冷战”,美国面临着重重困难。他呼吁与美国“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民主联盟”对抗中国。但不久前,他在出席美国参议院外委会的听证会时被问到:美国曾和20多个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问题,但有53个国家也在人权理事会上共同发言,欢迎中国通过香港国安法,而且他们重申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看53个国家都支持香港国安法?蓬佩奥承认,感到“吃惊和失望”。无疑,这种吃惊和失望反映的就是前面讲的“失道寡助”,这种状况只会随着美国右翼力量的愚蠢霸道而越来越多。
第二个原因是,张冠李戴,搞错了对象,它把中国当成了苏联。苏联向外输出意识形态和苏联模式,中国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出口中国模式;苏联搞军事联盟体系和扩张主义,中国主张不结盟,建设平等互利的各类伙伴关系,反对扩张主义;苏联建立自己阵营内部的经济互助体系,不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是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行了“嵌入式合作共赢”模式,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融合大格局,这使“新冷战”在经济领域内难以得逞。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速度还在加快,美国这种时空错乱的“新冷战”政策必然会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
7月31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我的时候问,怎么看蓬佩奥国务卿关于中国的这篇演讲。我说,蓬佩奥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重,是一个冷战者,他观念落后,傲慢无知,我们不怎么在意这个人。中国不是苏联,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130来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按购买力平价,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有世界最庞大的中产阶层,你怎么可能遏制这样的国家?如果美国要这样做的话,你会发现不是中国被孤立,而是美国自己被孤立。
第三个原因是自不量力。当年美国提出要对遏制苏联的冷战设计师乔治·凯南,反复强调,美国与苏联的长期竞争能否获胜,取决于“美国能否给世界人民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有能力处理好本国的内部问题”,并“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一场新冠疫情把美国打回原形。中国现在有世界最发达的信息手段,一部手机在手,随时可以获取各种信息。普普通通的百姓、留学生、海外华人,甚至老外,都在第一时间,通过视频和微信等形式,进行中美抗疫模式的比较,这个震撼效果闻所未闻,大大增强中国人的制度自信。可以说,在多数国人心中,特别是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心中,美国神话已经终结,美国内部治理及其制度安排,更多是反省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对象,这是中国人民的“心胜”。坦率地说,这是一种先进政治制度对落后政治制度的“心胜”。
新加坡资深学者、我的好朋友马凯硕也说,面对新冠疫情危机,弗洛伊德惨死悲剧,特朗普当局的糟糕表现反衬出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有能力的国家。
8月20日,特朗普的竞选对手拜登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一个演讲,他说此时此刻美国正面临着“四个历史性危机”:病毒危机、经济危机、种族矛盾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美国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抗疫表现最差的国家,感染和死亡人数都为全球之冠,今年又有5000多万人申请失业,近六分之一的小企业倒闭。拜登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笼罩在黑暗中太久,特朗普未能保护美国,这是不可原谅的。
但特朗普也没有闲着。他在8月18日的竞选集会上说,如果昏昏欲睡的拜登当选了,“中国会拥有这里的每一个人,会拥有这栋建筑,会拥有美国。”他还说,拜登会把一切都给中国。对中国人来说,特朗普的这番话简直太离谱了。中国不想拥有任何国家,是美国想拥有中国,只是做不到而已。
不过,拜登看到的四种危机,病毒危机、经济危机、种族矛盾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应该是真的,但他也提不出应对办法,只是呼吁“美国团结”,处理这些危机光靠“美国团结”是不够的,还需要“国际团结”,特别需要中国的帮助。我想这就是今天处理中美关系中,中国的底气和定力所在。而美国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一时还认识不到这一点,但随着不停碰壁,我想最终美国会认识到这一点,到那个时候中美关系实质性改善的机会才会真正到来,所以我们可以继续保持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总之,一个“心胜”的中国可以从容应对一个“心乱”的美国。今天就和大家谈这些,谢谢大家!
讨论环节
范勇鹏:二战之后,1946年以美国及其为首的北约集团,和苏联及华约集团进行的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事、经济、文化斗争。但因为两个核大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所以就被称为冷战。冷战这个概念曾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人是不太熟悉的。其实这场半个世纪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发展道路在全世界进行人心之争。
主持人:您刚才几个关键词可以让大家迅速的对冷战有一个把握。回到今天“新冷战”话题,美国想要发动“新冷战”,但是中国明确表态是不接招的,所以也想听听两位的分析,美国这个执意背后的思考逻辑到底是什么?发动“新冷战”肯定会有益于它吗?
张维为:美国“心乱”,显得没有章法。真的要打“新冷战”,怎么个打法?而且冷战有几个条件,一是强大的盟国体系,二是意识形态的高度对抗,方方面面都要遏制对方,美国自己现在没有这个能力组织联盟。意识形态上,我们不出口中国模式,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不接这个招。过去苏联是你打冷战我跟你打,中国不是的,我们继续走我们的路,你搞封闭政策,我们继续开放,所以这个打法,美国没见到过。
范勇鹏:说到思维逻辑,我有一个视角,就是美国为什么会有这种“新冷战”思维,从文明演化角度来看,有一个非常深的历史根源。简单讲,就是美国这个国家的国族建构或者叫民族建构,还没有完成,才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任何文明都需要一个外壳,人有皮肤,地球要有大气层。为什么?能够控制物质、能源、能量的交换,才可以产生生命。
那么美国过于特殊,第一,他占有了巨大的土地和资源,所以他没有这种资源的竞争;第二,美国独特的安全环境也是人类历史上很罕见的,导致美国没有特别强的冲动或必要去建立这种外壳,所以在美国上升期的时候,我们看到美国人这种开放心态,归根到底是他各方面条件决定的。
我们今天讲冷战对美国国家建构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负面影响。为什么?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是一种自然的民族文化的融合。欧洲历史上的民族文化形成靠两点,第一是靠强行的同化和暴力,第二驱逐,把异质文化包括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各种各样的异质因素给排斥出去。
美国是移民社会,所以它不会排斥,美国采取的是归化,也是强行的同化。比如说强行进行语言同化,一直到70年代,美国对一些少数民族还在采取强制绝育,儿童采取强制同化教育,这是美国建构国族的一个手段。冷战导致美国不得不向着“进步”方向转化,在还没有完成国族建构的时候,突然转入了一个“进步主义”时期,会讲跟着苏联搞普选权,搞民族平等、性别平等,产生了文化多元主义,这个文化多元主义跟我刚才讲的这种选举制度、代议制度,相互反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产生了以不同为美、以少数为荣的心态。
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也阻断了民族建构的过程。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乡村少年,突然一夜之间君临天下,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你个人的基础人格还没有形成,就要去建立帝王人格,一旦皇位摇摇欲坠,心态马上坍缩到没有完成的基础人格,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巨婴心态。
今天的美国就是典型的在国族建构没有完成时,就进入帝国状态,然后帝国一旦摇摇欲坠,美国感觉到了没有皮肤的寒冷,所以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控制身体内部和外部的能量、物质、资源交换,就想寻找敌人,它搞的所谓“新冷战”就是这种心态的反应。
张维为:范老师讲这个我非常同意,总体而言,你跟美国打交道,就会感觉到这个国家不成熟。美国现在最需要的中国帮忙,基础设施建设太落后。我们被制裁的企业全是一流的基础设施企业,华为也是。从中国人的视角来讲,你犯了一个时空错乱的错误,一定要跟最先进的生产力保持联系,学习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所以,我经常说美国这样做是没有战略头脑,
范勇鹏:确实,美国要发动“新冷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的。
咱们要从两个角度做出区分,第一要区分美国的资本家统治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还要区分它和具体行业、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今天美国国内的内乱、政治冲突、政党极化,背后很多就是不同的资本集团的分歧。第二,我们还要区分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及其内部具体的集团、具体的人的利益也不一样。
1812年英美战争的时候,美国一方面跟英国作战,一方面纽约、马萨诸塞的商人也跟英国做着通敌生意,最后为了做生意,甚至向联邦政府诉求独立。对资本家来讲,嘴上全是主义,肚子里全是生意,生意是最重要的。所以你看最新的数据,在“新冷战”氛围之下,美国对华贸易和投资反而还在增长,这是切切实实的利益导向。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这几年来,美国一直在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新冠疫情最厉害的时候退出WHO,最近又要退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这次WADA的反应是,退出可以,但下次再要求进来,我不同意。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反应。张维为:现在好像人家普遍的智商和知识都比美国领导人强,无论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西方其他国家,中国更不用说了,仿佛没有一个成人在做政治决策,这是美国软实力下降的一个重要阶段。
范勇鹏:今天美国开始退群,开始脱钩,说明他自己心中的自信没有了,他开始觉得自由对我是一个威胁,我要放弃自由,所以从早期的关门,到后来开门,再到今天的关门,其实就是一个周期。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美国国内出现各种各样乱象,一点都不稀奇,包括下一步的发展前景。我们经常讲二战后国际秩序,这套国际秩序可能真的时间不长了,因为它的建构者美国已经不要它了。
主持人:中国人一直说以史为鉴,也想听听两位讨论美国执意发动“新冷战”这个概念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可以从冷战那段历史中学到什么?
张维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初冷战的时候,我到现在碰到俄罗斯人都会问,你们为什么要跟美国陷入军备竞赛呢?美国说我可以生产把世界毁掉一百次的原子弹,苏联说我也要生产一百零一次毁掉世界的原子弹,何苦呢?我觉得这是苏联当时的严重失策。中国毕竟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它有连续性,力量强的时候,知道使用力量要节制,力量弱的时候知道怎么守拙,所以、处理问题更有章法、更有整体思考。
范勇鹏:苏联为什么会陷入冷战,有很多观点认为苏联缺乏安全感,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状态。除了心态问题,我觉得苏联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的教训,第一就是苏联政治上的官僚化、特权化,最后老百姓对你没有认同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第二就是技术和产业上的畸形发展。苏联的高端科技、军事科技很厉害,民用科技不行。到了什么程度?80年代美国对苏联搞禁运的时候,苏联连工业设备都不能自己制造,连石油钻井平台都会停产。中国今天巨大自信的一个来源就是我们的科技、产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链,这是重大的自信来源。
第三,80年代之后,苏联的一大批知识分子、政治家在思想上放弃立场,放弃斗争,最后等于生生被人给忽悠瘸了。让苏联人民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权力全部付之东流,这一点对中国是更值得警惕的一个教训。
第四,苏联搞世界扩张,搞霸权主义,军备竞赛,但是我们一定要吸收苏联教训,不能跟着美国的脚步起舞,我们要补自己的短板,搞自己的军事建设,让自己的国防力量做到能打,敢打,必胜。
张维为:实际上美苏争霸,从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出了大问题,导致麻烦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主张是经济全球化,我们要参与进去,当然开放中强调有选择,趋利避害。
问答环节
Q1: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江胤臻,是一名中交集团的员工。遇到问题先甩锅,是美国“光荣传统”,尤其在疫情爆发后,特朗普总统对中国的疯狂甩锅行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美国渲染“新冷战”的背景之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让他意识到错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他自己?
张维为:他天天在甩锅,甩到至少50%的美国人也不相信了。我想这是物极必反。他最新的甩锅就是中国疫情死亡人数比我们还多,但中国没有报;人家就笑了,美国人都这么幼稚,想编什么数字就编什么数字。总体来说就是不要理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们现在懒得讲特朗普,因为他太不靠谱了,这是美国的悲哀。
范勇鹏:美国政界这种比较中二的现象蛮多的,我推测原因大概有三点,第一它的政治策略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采取一种很中二的方式把它甩出去,免除我的政治责任,这也是很高明的一种策略。第二它的选举政治,这里边要区分,确实很多美国老百姓的国际知识、政治知识是非常低的,不像中国老百姓天天看时政新闻,但美国精英阶层有很多人确实是非常精英的,但他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中二呢?就是在选举里边,弯绕太多,老百姓理解不了,所以就要简单化。
第三可能是一种博弈策略,我故意显得这么中二、这么冲动,在国际上是一种敲诈、讹诈手段,他为了让对方觉得我会不惜代价干傻事,你为了防止我干傻事,就自动退缩。当然这是一个猜测。
我觉得我们不需要、也没有办法去真的让美国人觉得自己错了。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甚至也叫不醒一个深度睡眠的人,也可能美国人根本就不想知道。
Q2: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叫杜彧文,我是一个媒体工作者。近期中美之间的交战还有一些间接的和直接的,比如捷克参议院院长带队到访台湾,民进党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一个成功举措,然后印度又一直在边界不断进行军事挑衅,紧接着美国自又发布2020年中国军事和安全态势发展报告,渲染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未来如果还有类似这样的交战的话,美国会采用这种局部的、直接的交战,还是进一步加强打代理人式的交战?谢谢。
张维为:从美国的意愿来说,特别希望中国周边邻国,包括中国台湾省都变成热点地区,但这个不会成功。因为印度现在情况比较特殊,疫情太严重,经济增长率几乎跌掉了四分之一,恐怕要转移斗争大方向,但印度实力跟中国差距太大。现在我看到最新消息是印度方面呼吁政治解决,这是比较明智的。
台湾的情况是,“台独”都跟美国的极右绑在一起,这拨人都是偏执狂,特点就是不能实事求是、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他们不知道,现在台湾的处境有多险恶。美国希望挑起矛盾,但说不定真是给我们一个机遇,“台独”分子有时候搞不清楚,以为来个捷克议长就可以怎么样,反而给了我们很多新的牌可以打。
范勇鹏:忘战必危,就是战争。从历史上看,发生这么大规模的经济、疫情危机,是很有可能发生战争的,但今天为什么没有发生战争?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和平因素就是中国的发展。第一,中国今天强大了,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遏制战争,第二我们在疫情中有能力提供公共产品,能帮助一些国家解决问题。第三,中国经济的吸引力确实非常强,很多不需要用战争来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去打仗。但我们一定要防止野心家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来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Q3: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潘飞,是一名企业员工。我的问题是,在当前新形势下,面对美国在我国周边的步步紧逼和频繁挑衅,我们应当如何在不被美国带节奏与维护自身大国形象、利益之间实现平衡?谢谢。
张维为:我的基本判断是,现在几个因素使美国不停挑衅。一是选举因素,大选,特朗普需要制造一些事件来转移美国公众的注意力。另一个是美国觉得可以挑起周边矛盾,来消耗中国的国力和崛起。现在看来没有达到他想达到的目标,因为中国非常明显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模式,美国今天没有和中国打一场战争的能力,但不排斥小规模冲突、擦枪走火,这是有可能的,我们也都有准备。
范勇鹏:这位观众朋友提到一个带节奏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破除?说实话,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得不是特别清晰,经常美国人讲什么,我们就去回答什么。这是一种答辩心态。将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要打破这种答辩心态,要有几个转变。
第一就是我们在国民心态上要有一个大转变。过去几十年,我们有一种为强者讳、为西方讳的心态,不愿戳穿它,不愿讲它的黑暗面,结果就是它被惯坏了,它会不断利用设置议题的方式来带节奏。这个心态必须要改变,我们才能改变被带节奏的命运。
第二,我们以前确实过于重视外国人讲什么、外国人关心什么,比如说学术界,什么研究都要挂上两个外国学者、外国理论,中国已经走到什么程度了?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在全世界是前沿的、没有人研究过的,凭什么让我去看国际上有谁研究过?这个心态要转变,才能不被带节奏,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
张维为:美国神话终结,核心概念就是过去我们老讲接轨,现在非常明确,有些要接轨,有些不接轨,有些你要跟我接轨,有这个心态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