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复旦牛津学社顾问Rana Mitter教授到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与我院师生展开了生动而又精彩的交流对话活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老师主持。张维为院长与Rana Mitter教授分别就“Changing times: China and the West”这一主题进行了15分钟左右的发言。
Rana Mitter教授指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西方世界至少经历了三项重大变革,包括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以及马克龙的胜选。Mitter教授认为,尽管他本人不赞同这一脱欧决定,但英国脱欧反映了52%的英国民众对移民问题的关注,并期待目前执政的右翼保守党能够收紧移民政策。在他看来,这一脱欧决定一定程度上是英国的耻辱,但他始终认为自由主义在英国拥有深厚的基础。特朗普的上台则呈现出了戏剧性,G7集团内部都在关注中国正在从美国手中接过气候变化议题的领导权。然而,Mitter教授认为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亚洲政策与往届不会有太大变化,美国的政治制度与传统政治集团仍然对特郎普有所制衡。尽管特朗普退出了TPP,但是需要注意的是TPP发源于亚洲国家,而美国政府可能仍然会在未来几年内重新加入。TPP没死,只是暂时休眠。Mitter教授认为,真正的问题实则是法国大选。马克龙,作为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素人被选上,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对马克龙而言,这5年的执政结果将决定2022年法国大选的走向,一旦施政效果不佳导致法国极右翼势力的上台,将会完全打破现有的欧盟结构,带来连环脱欧的多米诺效应。Mitter教授对此有一个深刻的总结“Britain is an issue, America is a problem, while EU could be a crisis.”
张维为院长借端午佳节,指出对屈原的纪念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集体的历史记忆,Mitter教授研究的抗日战争则是中国人集体的现代记忆,也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过程,而“文明型国家”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即传统中华文明与现代国家的有机统一。中国之所以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很大程度上与“文明型国家”这种特征有关。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化包括了私有化、自由化和民主化,而中国人只认可经济全球化,而非西方界定的政治全球化,结果中国成了全球化过程中的真正赢家。张院长认为,目前西方以选举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制存在问题,例如英国以公投这种极为原始的民主形式做出了“脱欧”这样一个涉及英国人民长远利益的决定,这是不明智的;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一个能够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治力量,这也是今天西方政治制度的巨大困境。中国的混合经济模式和社会-国家互动模式对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此后,张院长与Mitter教授与在场师生就软实力、文化实力、一带一路战略、西方政治制度的未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活泼。在场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讨论。最后,张院长还与Mitter教授互赠了各自的新书:《文明型国家》与《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双方将在未来继续展开合作,深化交流和友谊。复旦大学牛津学社的学生骨干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研究院 王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