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暨习近平外交思想研讨会
发布人: 张文清   发布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



20231014号,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功举办了题为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研讨会。这次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部重大项目评议;二是探讨进一步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来自全国高校、党校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中国研究院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习近平外交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发表了开幕致辞。张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接着他介绍了中国研究院的工作定位和使命。随后张教授谈到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三点思考:问题意识、国际视野、取法乎上,得法其中,呼吁学者们为中国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以及国际事务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第一议题由中国研究院吴新文教授主持,课题负责人中国研究院李滨教授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现阶段的成果。李滨教授首先具体解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以及如何从中国的内部逻辑、外部环境和历史比较来阐述其科学性合理性,然后从理论上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随后与会专家对该项目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正毅教授高度评价课题具有的时代性、中国化。此外,他表达了对中国研究院在用学术语言传播中国故事,使国际社会更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期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任晓教授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深刻性,并对课题内容修改提出建议。云南民族大学原校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那金华教授指出课题特色突出、角度新颖,以高视野、新结合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所长刘德斌教授肯定了课题的成果、指出学科之间要加强对话,互补和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徐进和欧阳向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曲博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黄琪轩教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副所长熊洁教授等专家也就项目的内容表达了看法。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李滨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从内容到框架、理论到实践、学术到学科、视角到视线以及宏观到微观方面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在第二个议程中,与会专家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和制度化建设”主题进行了研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审主父笑飞主持了这一阶段的研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提出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来认识国际社会性质、如何批判地看待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及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如何建设等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室主任徐进提出“向前”“向后”跨学科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方法。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存刚教授分享了他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近年来所做的工作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他所坚持的方法:返本、对话、实践、创新。李滨教授提出了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实践的研究方向和制度性建设的四个核心问题:理论与方法、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国际社会特征、中国外交、制度化建设。四位老师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思考以及研究工作成果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探讨。




最后由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发表闭幕致辞,感谢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研讨会圆满结束。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李滨教授团队的课题提供了有益的意见,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提出了思路和方向。这次研讨会对促进学术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探讨,以及对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