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院顺利举办“新中国的七十年——中韩学术交流会”
发布人: 王鑫洁   发布时间:2019-02-28   浏览次数:


2019年2月27日上午,韩国中央大学教授、韩国政治学会会长张勋,和成均馆大学教授、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一行,在复旦大学教授邢丽菊的陪同下到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与张维为院长,范勇鹏副院长,研究员吴新文、唐毅南等就“新中国的七十年”的主题展开学术交流。



张维为院长首先向韩国学者一行简单介绍了中国研究院,然后他围绕“新中国的七十年”的主题分享了几个观点。他把“七十年”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三十年是“三十而立”,后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四十不惑”,即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随后他简单介绍了他在探讨中国模式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已经突破了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新的、正在形成的多极关系可能改变世界。



李熙玉教授指出他在韩国研究中国时,会碰到一些不太容易破解的问题。他就“七十年如何划分阶段”、“中国模式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戒和疑虑”、“中美贸易摩擦会如何发展”等问题与研究院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张院长回应指出,七十年的三次革命可以用“正反合”来概括,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仍需磨合以达到新的平衡等。



张勋教授指出国家的发展模式正如张教授《文明型国家》(韩文版)一书中所说并非仅限于西方理论,中国模式(或者说北京共识)就是很好的成功案例。他认为,在未来七十年中,中国与周边国家会有互相的作用,可能会有长时间的磨合。他也指出此行到上海,他很明显能感受到“开放”、“创新”的态度,印象很深刻。



吴新文研究员指出新中国的“新”,是相对近代中国、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而言的,新中国实现了新的大一统,实现了真正的社会平等,也实现了现代工业的跨越式进步,更创造了新的文明。唐毅南研究员指出应更多关注中韩以后共同的发展方向,尤其可以在先进技术合作方面做更多探索。范勇鹏副院长指出中国、韩国面对的很多问题是类似的,尤其是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政治融合的问题,西方政治出发点是“个人和欲望”,而东亚传统则更强调政治之“度”。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