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应邀出席2025年俄罗斯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并在“后2030时代联合国发展议程”(UN Development Agenda Beyond 2030)分论坛作主旨发言。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部长德米特里·特滕金(Dmitry Tetenkin),联合国大会第73届会议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加塞斯(Maria Fernanda Espinosa Garces),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执行秘书阿尔米达·萨尔西娅·阿里沙赫巴纳(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等重要嘉宾也参加了论坛。会议由“自然与人”基金会总干事谢尔盖·雷巴科夫(Sergey Rybakov)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发言中,张维为教授从全球治理视角出发,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其发展模式和成就为联合国改革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经验。他指出,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安全稳定、经济发展与文明对话三大支柱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近期在天津成功举办的峰会规模空前,彰显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张维为教授作主旨发言
张教授强调,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峰会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是对中国经验和上合组织成功实践的提炼与升华。他认为,倡议中主张的“奉行主权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确保各国无论大小均享有全球治理的平等参与权、决策权和受益权,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极霸权;倡议中提出的“遵守国际法治”强调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应统一适用,反对“双重标准”和少数国家将“家规”强加国际社会;倡议中提到的“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成功经验的提炼;倡议中强调的“倡导以人为本”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就是要让各国人民能够共同参与并分享治理成果,而非由少数人少数国家独占;倡议中提到的“注重行动导向”,就是强调拒绝空谈,将全球治理从理念转化为落地的积极成果。他还以中国绿色能源转型为例进行了中西方比较分析,具体阐释了中国全球治理倡议的五点内容。张教授的发言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论坛现场
出席论坛并发言的嘉宾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俄罗斯联邦联络处主任奥列格·科比亚科夫(Oleg Kobyakov)、联合国儿童与青年主要群体组织伙伴萨梅赫·卡梅尔(Sameh Kamel)。

合影留念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卓子涵一同参加了分论坛。


张维为教授会后与观众亲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