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做客安徽卫视《品格》,讲述自己如何在全世界以温和的坚定,传递“中国自信”的故事。
从外交部开启对外生涯,张维为回忆为邓小平工作的岁月
1977年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张维为复习3个月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复旦大学外语系录取,1983年他进入外交部从事翻译工作,从此打开了他放眼世界、对话世界的大门。如今的张维为虽然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留下了足迹,但是回忆起第一次出国的经历,他还是忘不了当时发展水平差异给他带来的震撼。正是这种震撼,让他产生了一定要把中国和世界大势研究透的决心,“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强的‘家国’情节,觉得中国应该做得更好。”
1985年,张维为开始为邓小平担任英文翻译,这段翻译经历给张维为的见识、眼界和格局都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回忆起曾经的岁月,张维为与邓小平第一次见面时发生了哪些对话?邓小平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还分享了哪些关于邓小平不为人知的工作细节?在节目中他一一道来。
开先河创立中国研究院,中国模式是不可忽视的世界热潮
2012年,张维为向复旦提出创建一个专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的研究平台,于是便有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谈及研究院的建立初衷,张维为表示“在国内大众还不那么自信的时候,我们就带头说中国人你要自信,要通过学理的论述、横向的国际比较、纵向的历史比较,用全新的中国话语提出中国人你要自信。”
作为最早一批提出“中国模式”的学者,张维为正是在研究中国模式的过程中激发了对国家的自信。改革开放41年来,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张维为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使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更具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究和借鉴中国模式,而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中国模式的成功必将会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同。相应的,中国人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自信,才能更坚定从容地走向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的中央。
从李子柒现象看传播文化,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必然能打动老外
最近,网络上关于网络红人李子柒的话题讨论得如火如荼,而节目中,主持人也对张维为问及如何看待李子柒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因为长期在西方生活,张维为对西方国家的考察十分深入,他首先表达了对李子柒的欣赏之情,随后他表示,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细节里所体现出的人文韵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是最能打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外部世界的,因为中国文化是延绵数千年而没有中断、活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伟大文化,所以,像李子柒这种把中国民众普通生活及其文化底蕴反映出来的传播者,必然会打动许多西方和世界许多地方的受众。
本文来源:安徽卫视,内容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