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重要因素
发布人: 邬含菲   发布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

作者/宋鲁郑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旅法国际政治问题专家


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每逢此历史时刻,中国的贡献往往是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

在我看来,中国独特而重要的贡献有三个,而且横跨这八十年。

一是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从1937年亚洲战场爆发到1939年欧洲战场爆发再到1941年美苏卷入战争,四年间,面对强大的法西斯,只有两个国家绝不投降坚持抵抗。一个是长期的世界霸主、强大的英国。另一个则是一百多年积弱不振的中国。英国抵抗是因为强大的实力和被海洋相隔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贫穷的中国则几乎完全凭借自己弱小不对称的力量顽强抵抗。这远比英国更加难能可贵。这种精神,对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讲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鼓舞。

二是中国一己之力的牺牲成为人类最终战胜法西斯、拯救人类文明的最重要因素。

二战亚洲战场爆发的前四年,中国凭借长达四年孤身一人的奋战,给人类最终战胜法西斯赢得时间、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

一说起中国在二战的贡献,往往会说中国是东方主战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彼时日本陆军总兵力在华达80%,最高时达94%。即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70%的陆军和近1/3的海军仍然被中国拖住,战争结束时,中国战场的日军人数仍远超过太平洋战场。有力支持了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行动。同时中国的牺牲也是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然而这个角度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和历史地位。事实上,中国的艰苦、长达四年的独自抗战决定了二战的结果,如果国力非常孱弱的中国和当时富强的西欧各国一样投降,二战的结局就必然会被改写。

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如果中国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就投降,德、意、日加上中国的人口和资源,将是多么庞大的战争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德日意三国“轴心国”会师中东、瓜分世界的图谋将非常容易实现。

苏联在强大的德日夹击下,也必然崩溃。英国和美国也将独木难支。

世人都知道,莫斯科战役是德国自从1939年9月开始战争后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成为二战的一个转折点。莫斯科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没有应德国要求进攻苏联,而且还使得苏联能够把防范日本的十几万远东军调回参加莫斯科保卫战。

早在1936年,日本政府就提出“南进”和“北进”两大“国策基准”,日本军方一直有“北上”入侵苏联的计划。由于东南亚是英法美列强的地盘,而当时的英法还依然是世界明面上的老大,而美国更是日本战争原料的最大供应商。日本并不敢轻易冒犯。相反日本和苏联在远东一直是敌手,所以北进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在德国全面对苏联开战、战争初期苏联一败涂地的情况下,曾促成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向参谋本部建议日军立即出兵北上,进攻西伯利亚,从而与德国一起瓜分苏联,并且实现欧亚两大轴心势力的会师。只是由于日本深陷中国战场,难以再进行大规模动员以及其他考量才没有采纳。如果当时日本已经在中国获胜,必然会在德国的要求下甚至主动夹击苏联以获得最大利益。二战的历史也就由此改写。

关于这一点,美国总统罗斯福非常清楚。1945年1月6日,他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他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三是二战后中国成为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主要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成功发展并和昔日的战胜国美国雄居全球第一方阵,碾压二战战败国日本和德国。这和二战后日、德曾长期雄居全球第二、第三力压中、俄、法、英战胜国形成鲜明对比。也就是说,中国战后和平发展赢过昔日的战败国是又一种独特的贡献,它使得二战的胜利更具说服力。试想,假如日德是全球最大经济体,远远超越所有战胜国,世界在纪念二战胜利时将会多么的难堪。

第二,二战结束后,西方出于冷战的需要对历史进行修正甚至篡改。比如突出强调自己的贡献,而淡化包括苏联和中国的重要作用。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美国驻华使馆竟然这样描述二战:“八十年前的8月6日,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并以所谓“坚韧”“和解”包装美日关系,把有关二战胜利的历史叙事引向“美日共同捍卫和平与繁荣”。

在这里不仅看不到中国的贡献,更看不到日本发动战争、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这并非今天才有的现象。此外,二战的成果之一就是把台湾交还中国。但二战之后部分国家开始炒做台湾地位未定论,试图否定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但中国就如同当年抗战一样进行了不妥协的反对,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捍卫者。

本文转自欧洲时报网

编辑:夏莹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