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正在德国柏林出席席勒研究院国际大会的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应邀参加由席勒研究院主席赫尔加•泽普-拉鲁什(Helga Zepp-LaRouche)主持的小范围专题研讨会,并就中欧非三方合作等议题作主旨发言。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美国、丹麦、墨西哥、南非等国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在发言中,张维为教授就席勒研究院提出的“加强中-欧-非三方合作建议”阐述了看法。他指出,这一合作构想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欧盟与欧洲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战略自主;二是先行试点方案能否成功落地。他从务实合作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建议,例如,欧洲企业可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现有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优势,加入中国与共建国家合作建设的经贸园区投资与运营。他认为,中欧完全有能力携手开拓非洲市场,打造合作样板,并为此提出了具体建议。张教授还就中美欧关系、全球南方崛起的意义、中非经济合作前景、数字时代的合作平台建设、如何推动年轻人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等议题,同其他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互动。

张维为教授发言
赫尔加•泽普-拉鲁什主席主持了会议,并在发言中强调,世界正处在一个历史性转折点,旧的单极秩序已难以为继,亟须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新范式。她和其他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并呼吁欧洲摒弃地缘政治的零和博弈思维,与中国携手共同推动非洲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这符合欧洲的长远利益。
张维为教授坦诚、务实且富有启发性的发言获得了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会后,多位专家学者继续与张教授围绕相关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卓子涵等参加了上述活动。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