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资深学者和外交官马凯硕第二场workshop:“中国更好战了吗”
发布人: 刘嘉诚   发布时间:2018-06-11   浏览次数:

2018年6月6日下午,驻访中国研究院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前外交官马凯硕,进行了他到访以来的第二场Workshop,主题为“China and the West (A More Assertive China?)”。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主持了本次工作坊。



工作坊一开始,张教授就点明主题:“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后,从内部视角来看,中国变得更加自信、目标更加坚定;外部世界也认为,中国一改过去韬光养晦的策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积极作用。其中,有部分国家提出中国开始变得更具‘侵略性’。”

针对这一说法,马凯硕认为需要理清三点。其一,应该重新审视描述中国的那些形容词。不同国家、不同媒体形容中国的方式会产生极大的认知差异,中国真的更坚定了吗?真的更具侵略性了吗?或者真的更好战了吗?马凯硕认为,坚定(Assertive)而非侵略性(Aggressive),才是描述中国最恰当的词语。

其二,中国“更坚定的这一转型是从何时开始的?马凯硕认为,转型的时间节点并非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上任,而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使中国开始反思西方国家的体制弊端,由此对自身的制度更加自信。

其三,谁的自信?哪些领域内的自信?马凯硕认为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1、军事领域,中国转变了战略,开始为潜在的军事冲突未雨绸缪;2、经济领域,中国开始广泛运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力;3、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宣传力度,但是并不构成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



马凯硕依次展开了这三个点:

一、 怎样描述中国?

从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来看,对中国的形容词使用正变得越来越消极,指责中国正在破坏当前的世界秩序。但是,这些形容词并不能准确描述今天的中国。中国在过去40年内未曾参与任何战争,基于这样的事实,使用“进攻性”、“好战性”等形容词来描述中国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西方媒体对中国所谓“侵略性”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在南海的立场和做法。例如,2010年杨洁篪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就希拉里炒作的南海问题提出了七点回应。杨的做法被媒体不断放大,制造中国“侵略性”的形象。事实上,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岛行为,是一些南海国家同样在做的事情,但中国的行为却被渲染为威胁。

二、 中国“转型”何时开始?由谁主导?

自1979年到2009年,由邓小平主导的韬光养晦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导战略。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被国际社会视为和平力量、国际社会的好公民。转折的重要标志,发生在2012年的东盟外长会议上,10个东盟国家中有9个赞成将中菲黄岩岛争端写入联合公报,唯有柬埔寨投出了反对票,阻止了联合公报的发布。马凯硕认为,为什么当时中国在南海遭遇了孤立?那个时间点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一件值得考察的事情。近些年来,南海局势开始降温,背后原因又是什么?

三、 中国在哪些领域更加自信?显得具有“侵略性”?

外媒时常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但中国近40年来没有发动过一场战争。他们凭什么说中国对外存在军事威胁?马凯硕认为,中国的国防开支上升,符合其经济增长水平。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国防开支性质是防御性的,还是进攻性的?比如航空母舰的战略目的是什么?这是中国需要解释的。

经济领域,韩国引入萨德系统后受到的中方经济制裁被大肆渲染。亚投行、一带一路等经济战略,也被视为中国的经济野心及扩张影响力的一部分。

意识形态领域,尽管中国反复强调不会输出“中国模式”。但是“中国模式”仍被视为对西方模式的挑战,尤其是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西方的警觉。马凯硕提醒大家注意,2014年,美国资深军官仍敢大放厥词,大谈中国崩溃;短短四年后,这一认识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背后原因是什么,同样需要我们去了解



马凯硕的演说结束后,Workshop进入讨论环节。有学者提出,中国对于韩国所谓的“经济制裁”,并不是官方行为,而是民间的志愿行为。现如今,多家国际航空公司被中国政府要求将台湾标识为中国领土。美国的多家航空公司接到了美国政府的指令,不允许做出上述更改。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中国政府会对此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接下来,马凯硕与师生就中美关系、孔子学院、南海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