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锋:香港终于完成宪制责任,是时候放下政治重回经济了
发布人: 吴梦琦   发布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


香港立法会经过连日加会赶工后,终于在319日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顺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相关法案在323日正式刊宪实施。


很多内地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为何在2020年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之纳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后,香港还要另外通过“23条”立法?


其中缘由就要看看基本法23条的原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条文的第一句其实就已经指明,特区要自行立法,基本法是宪制性文件,因此特区立法也是宪制责任,必定要做。


另一点,也是更重要的,是香港国安法只囊括了“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四类犯罪行为,并不包括叛国、窃取国家机密、煽动叛乱、外国政治组织或团体在香港进行政治活动,以及香港政治组织或团体与外国政治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香港就23条立法,就是要把国家安全的防护罩补满补足,确保香港不会成为国家安全的漏洞。


这次立法的速度,某些西方媒体用光速来形容——不要忘记,这条条例在回归后本就应该要通过了,从1997年到2024年,其实是用了接近27年。只是当这条例之前26年都没有寸进、突然在近几个月通过了,就令一些反对的势力和人士感到很不是味儿。


要说这最后时刻突然加速,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因素。


天时,其实就是治港团队的“换新天”。


在回归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希望香港保持平稳过渡,而且相信人心会在一段时间后慢慢回归,因此治港团队中不一定都是爱国者。爱国阵营和非爱国阵营在这段时间里,会因香港内部的某些政策作出交锋,但都只是茶杯里的风波,没有说会引起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大家的心态都是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是非爱国阵营却没有看清现实,认为中央的忍让是软弱,屡屡得寸进尺,最终在2019年与外国势力合作,引发黑暴乱港。中央在适切的时机,通过香港国安法,把相关人士一网打尽,并重新强调一国两制中“爱国者治港”的原则;此后透过完善选举制度、完善地区治理,并推动逐步落实,才让治港团队乌云退去,由爱国者总揽治理重任。


地利方面,则是有关地缘政治的危机。


自从美国公然处处打压中国,香港这个国家安全的漏洞就变得非常危险。香港作为中国内地联通世界的大门,与世界接轨当然重要,商业及金融的自由可以令中国和世界双赢,但却不代表我们要把政治和社会都毫无保留地开放给世界,尤其是考虑到国家安全。


当政府把23条的草案放到立法会,参加两会的部分立法会议员马上请假回香港,加会进行有关法例的审议。为什么要如此加速?相信从中央到香港都已深刻地认识到,现时地缘政治风急浪高,只有把香港这边存在已久的漏洞尽快补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更大的布局。


最后一点就是人和了。


2019年之前,很多香港人,包括一些爱国阵营的支持者,对国家安全不是那么“感冒”,不少人认为国家安全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可能是因为香港社会经历了一段颇长时间的平静时期,虽然说曾经有“示威之都”的外号,但那些示威几乎都只是和平游行,没有什么暴力行动,对大部分香港人来说没有安全威胁。


2019年的黑暴,让香港人觉醒了。


看到有人因不同意黑暴被当街火烧、殴打;爱国阵营的民选区议员办事处被焚毁、破坏;只因旁观就被暴徒用砖头打死;每天出门前要看看暴徒在哪块区域,出门路线要避开他们的活动范围,否则会被困在路上寸步难行;等等。这些都是黑暴带给香港人的记忆,令香港人慢慢意识到香港和平的脆弱,没有国家安全法律的保护,香港原来是如此容易失去日常的生活,也就明白了为何反对派在过去20多年一直要反对23条立法。


在香港国安法通过后,香港人明白了国家安全法对香港社会的重要性,也因此,在政府再次推动23条立法后,咨询期收到的意见中就有超过98%的支持。


在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条件下,23条立法顺利通过。当然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到,西方政客和媒体这次也不会放过机会,持续去抹黑这条法例。已有很多文章讨论、比较香港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安全法,事实上香港的国家安全法并非最严厉的版本,这些讨论不难找到,这里就不再赘述。就西方媒体一直抹黑香港的营商环境,甚至有人说香港是“国际金融遗址”,倒是值得用一些实际数字再去驳一驳。


首先是有关企业。


香港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9039间,恢复至疫情前的高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母公司在美国、日本、澳洲、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地的驻港公司,数字更是超过2022年。而在2023年,更有48间英国公司、34间美国公司、27间新加坡公司,以及13间澳洲公司到香港拓展业务。


再说说资金方面。


香港2023年银行总存款额为16.22万亿港元,按年增长5.07%。同时香港有126家保险公司营运,是当今全球少有的保险中心之一。另外根据毕马威事务所发布的报告,2023年港股IPO集资额下降是因全球市场不明朗,但仍位列全球第六,高于伦敦、东京和新加坡。


如果说香港是“金融中心遗址”,那全球还有多少个地方有金融业?当然我们还要提一提,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最大的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对冲基金中心及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23条如果真的如此恐怖,香港还能保持这些地位吗?


最后再说说人才。


直至2023年底,香港各个输入人才计划,合共收到20万宗申请,12万宗获批,8.1万人已经到港。其中最重要的人才计划“高才通”,来港就业的月薪中位数约为5万港元。而2023年底香港的人口为750万人,与2022年比较增加3万人,可见移民潮已完结,人口有正增长。亦有国际财经媒体反映,一些疫情期间暂时移居新加坡的银行家正陆续回港。一些西媒声称香港人才纷纷离港的论调无疑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以上的数字是2023年底的数字,但当时香港政府已预告会就23条立法,且势在必行,有关企业、资金及人才的流动肯定也已充分考虑到这点。如果23条真如部分西方政客及媒体所说那般,吓怕了西方的商人及投资者,香港会有如此亮丽的成绩表吗?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立法过程,相对来讲,政热民冷。当笔者在社区与居民讨论23条立法时,居民都认同要立法,但也多会补一句:“爱国者治港,我相信立法肯定没有问题。”一方面,这是他们对现行制度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前几年政治气氛高涨后,出现对政治的一种疲惫。包括早几个月的区议会选举,投票率低,其实反映的是市民想从政治抽身,专注经济和民生。


所以,政热民冷其实并不算是一种坏事,一个成熟的社会也不需要时刻政治过热。这几年的变化,已令香港市民明白爱国者治港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未来一段时间,期望爱国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由治及兴,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持续作出贡献。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