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新加坡前外交部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资深访问学者杨荣文(George Yeo)先生在中国研究院发表了题为“特朗普2.0: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的演讲。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与杨荣文先生围绕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东西方价值观、多极化世界等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在演讲中,杨荣文先生深入分析了特朗普现象及其对美国乃至全球格局的深远影响。他指出,特朗普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美国社会与全球格局历史趋势的产物。过去,美国的自由主义话语在相当程度上主导了全球社会生活——从城市规划到知识体系;如今,这一话语正在瓦解,因为中国、印度、中东国家等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正重新崛起。特朗普的当选反映出美国部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他试图通过恢复美国制造业、增强竞争力、控制边境等措施解决问题,但美国这些问题积重难返,即便采取正确措施,恐怕也需二三十年才能得到缓解,美国政治体制难以支撑长期的改革。他表示,特朗普想通过关税手段打压中国,但中国不会屈从,绝不会接受霸凌。他还认为,中美之间仍有谈判余地,但需运用一些外交策略,以避免双方贸易冲突的扩大和升级。

杨荣文先生发表演讲
演讲结束后,张维为教授与杨荣文先生就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话语、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中美关税战、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衰败等话题展开对话。张教授肯定了杨荣文先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作出的贡献,他指出,中国领导人在签署协议时曾表示,若10年后东盟觉得该协议不公平,双方可以一起修订协议,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样子。相比之下,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只有霸凌,没有尊重,正在迅速走向失败。张教授表示,中国通过趋利避害的方式融入全球化,使大多数人从中受益;而美国则试图以新自由主义方式塑造全球化,结果却是少数富人赚得盆满钵满,多数民众受益有限,所以才出现了特朗普现象。双方还回顾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关于“裙带资本主义”与“赌场资本主义”的辩论,以及李光耀先生当年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所蕴含的真知灼见。

张维为教授与杨荣文先生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及孙戡、魏天谌、杨晗轶、盛嘉昭等青年学人与杨荣文先生互动交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民主制度、中美博弈下的新加坡角色、美国的社会问题及全球格局展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圆桌对话
在问答环节,杨荣文先生还就人类文明的未来、关税战对全球战争爆发的影响、新加坡的发展策略等问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活动结束后,张维为教授向杨荣文先生赠送了自己的著作《这就是中国:何谓民主》,双方合影留念。

张维为教授向杨荣文先生赠书《这就是中国:何谓民主》
本次思想者对话的内容正在翻译和编辑中,不久将呈现给公众。
本次思想者对话是庆祝复旦大学成立一百二十年校庆报告会暨中国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四,更多全球顶尖思想者对话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中国研究院公众号。
杨荣文先生是新加坡前外交部长、退役准将,拥有剑桥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6年加入新加坡武装部队,历任陆军和空军指挥职务,1985—1988年先后担任空军参谋长和国防部联合作战和计划主任,并晋升为准将。1988年后投身政坛,在新加坡政府担任公职长达23年,曾任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长、卫生部长、贸易和工业部长、外交部长等多个重要职务,对东盟区域合作及国际事务产生了重要影响。退任公职后,杨荣文先生持续活跃于国际公共外交领域,多次在国际智库、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就中国崛起、区域合作、全球秩序等议题发表重要看法,对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代表著作包括《凝思集》《榕树下的沉思》等,系统阐述了其对亚洲文明、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