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文锋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博士生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副主席
长和决定暂缓与贝莱德签署出售港口的协议,事件现时交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反垄断审查。有关交易因为涉及中美角力而引起公众关注,港澳办早前亦转载评论文章,不单指这次交易不符国家利益,更指这次交易不符合逐利原则,有违商业逻辑。
就国家介入这次交易,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这段时间一直有不同意见。其中最多人提的是“在商言商”,但正如不同的文章已有批驳,这次交易涉及两国角力,由出价开始而非纯商业行为,本质已非商业行为又何来“在商言商”。而且国家与资本的合作历史上比比皆是,所谓的“在商言商”只是用来掩盖资本背后的国家行为。
其次也有人基本法去为这次交易护航,指政府出手就是违反基本法,破坏一国两制。根据宪法第三十一条,基本法是规定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但这次交易的范围其实已远超特区的管辖,也因此为什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出手调查。此外有关交易亦涉及国家安全,而国家安全正是“一国两制”的基石,因此这次国家的介入正是为了维护“一国两制”,而非破坏。
再次是有人提出这次事件恐有连锁反应,指出连长和也出事,其他公司也有可能出事。但我们在分析这次事件时,不能以偏概全。不是连长和也出事,而是只有长和能在这环节出事,试问世上能拥有这么多战略资源的公司有几家?长和这次要面对的,其实也就是个案,难以有连锁反应。如果有美国公司试图卖掉国外关键的战略物资,而不与美国政府磋商,相信美国政府也同样会有所行动。香港的商界其实应从这次事件中学习,如果要继续扎根香港,未来也要考虑国家安全及利益。
最后一点是有人认为是次交易并没有披露细节,外界不应急着批评,应先再观望。但其实这次大众所批评的,不是交易细节,而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大是大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如果现在不批评,难道要等交易成了才发声吗?到时候又会说,如果有意见为什么不早说呢?长和现时虽然推迟签约,但有关交易还在进行中,我们仍然希望长和能做出合乎国家利益的决定,也希望国家的有关当局能够以法律及其他手段,持续维护国家安全。
本文转自香港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