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锋 | “在商言商”的迷思
发布人: 邬含菲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

作者/甘文锋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博士生

  长和计划打包出售内地及香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已经有很多文章针对长和的做法作出批评,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但是次事件也可以视作对公众的一个爱国教育过程,以及国家安全教育过程。在这里不妨谈谈我们对“在商言商”这四个字的几个迷思,特别是香港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往往将“在商言商”看作是金科玉律,我们更应好好破除当中的迷思。

  首是,既然“在商言商”,那么我们的商业行为就只考虑市场就可以了。市场看的就是供求,就是价格。如果买卖双方都同意价格了,那就可以交易,这就是市场。但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真的只看市场吗?当然每个商人或公司都会从商业管理的角度去看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商业利益,然而在整个商业过程中,公司的理念、对社会的责任、商人的道德及信念,以及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影响每一个商业决定。这次事件其实不单止是针对长和,是实际上先对所有在港企业的一次教育,即企业及公司的社会责任,包括对国家安全的责任,这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留意的。

  为什么要包括国家安全?这就到了“在商言商”的第二个迷思,即资本独立于国家之外。“在商言商”有一种意思就是商业行为不应与政治扯上关系,只要不犯法政治就不应进入任何商业行为当中。当然这只是一种迷思,近年美欧为了要打压中国企业,很多国家就已经以国家安全为由出手中止了多个商业收购;美国多次向字节跳动及华为施压就更是众所周知。其实这次有美国资本向长和出价,难免令人猜测背后是否有政治力量在后面推动。

  事实上在殖民时期,就是欧洲国家与资本的合作,才能令到欧洲各国顺利在全球殖民。到今天美国用的依然是这一招,可以算是殖民主义的延续。国家正在不断发展,以“一带一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港口基建是当中的要点。长和暂缓交易再思考是明智的,当然长远而然我们对达到目标是有信心的,但如果长和这次最终屈服于殖民主义肯定会带来阻碍,从宏观的历史看来,这样的决定定会是令人惋惜的。

  第三个迷思就是如果国家介入了商业决定,会影响其他商人到来投资吗?其实当我们明白国家与资本一直有联系,而且资本应该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后,就会了解到不会出现以上结果。一直以来,欧美国家都有以政治介入商业的例子,但却鲜有因为这些事情而影响当地的投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的商业行为不会涉及国家安全,又或者影响国际关系。有多少企业会因为美国政府针对字节跳动而不再投资美国呢?企业会评估整体的地缘政治风险,但个案的发生总有其复杂的背景,不是每个企业都会面对同样情况。因此说长和的个案会影响香港的投资,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可以说长和决定暂缓交易是明智的决定,而中国现时透过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审查整个交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也是希望透过法律作为工具去加强治理及维护国家安全。这种做法也显出国家的治理有进一步改善,面对不同的挑战有更多选择打出组合拳。

本文转自香港橙新闻

责编韩进珞

编辑阮一帆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