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大事,就是RCEP。东盟加上中日韩,还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国内很多媒体立刻兴高采烈地拥抱,好像这是中国的胜利,我认为是名不符实的。
因为中日韩首先要推动的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在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首先是遭到美国的拆台,没有成功。后来又被美国搞这个重返亚洲,重返亚太,现在特朗普又发动的新冷战所阻挠。
事实上美国最大的噩梦,就是中日韩如果能够发展成东北亚的自由贸易区,那对美国是极大的挑战。
同样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远远超过美国,但是美国要搞五眼联盟,要把澳大利亚、新西兰拉进来,作为遏制中国的棋子,试图在太平洋还要搞一个新版的北约。所以中国实际上是用经济牌来阻挡美国的政治牌,有没有成功呢,我认为并没有成功,处于僵持阶段。
那么这个局面就给谁带来好处呢?
就是东盟十国。东盟十国早先实际上是美国打冷战,要围堵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半军事同盟。后来自己逐渐淡化军事色彩,然后变成经济发展的一个组织。但是不要忘记,东盟十国里面主导RCEP最起劲的最大的收益者谁啊?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在美国的保护伞之下,所以在军事上新加坡和美国人站在一起的,经济上又和中国靠拢,在中国发了大财。
所以我觉得RCEP的这个协议的达成,说成是中国的外交胜利,这是名不符实的。但是你要说这是中国的外交智慧,那说对了。为什么?借力打力。
东盟国家看清了自己发展的趋势,美国的便车已经指不上了,是要搭中国发展的便车,改变自己的经济导向,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政治导向——美国的反华军事同盟的一个棋子。
现在很多国家已经表态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了,它们发现中国强大起来了。然后这样的话,对中国化解南海的冲突变成合作发展,当然是有利的。
所以中国外交的智慧是让东盟十国来挑大梁,让新加坡这么一个对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来说,表面上都应该是没有威胁的国家,来发起,来替中国说话。这个比中国自己亲自出面,起到的作用还要大。
所以急急忙忙地宣传这是中国的外交胜利,我认为这是没有明白中国外交领导的智慧。
中国现在有一批学了西方经济学,但是没有学懂的政府官员和主流经济学家,急于把RCEP描写成继续全球化,所谓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三零世界,是继续朝了自由贸易的方向走,也是名不符实。
美国还能当全球化的霸主、旗手、标准吗?显然不行。那中国能够接替美国,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吗?肯定也不行。
RCEP根本不是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有那么多附加条件,哪里有自由贸易?
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中国不是站着进去的,是爬进去的。因为当时中国唯一可以出口的东西,就是纺织品还有农产品。美国已经是夕阳产业了,然后还给中国加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限制中国纺织品对西方国家的出口,所以中国加入WTO就是一个不平等的贸易协定,是下的一步险棋。
所以你们看看RCEP,日本保留了那么多农产品的特权,然后其他各个国家要跟中国贸易,有多少条件和过渡时间。你就会发现,中国为了打破西方的政治围堵,在签署RCEP的这个协定上面,是做了巨大让步的。
政治上让东盟十国,特别是让新加坡去挑头,把荣誉让给你。为了化解中国主要的竞争者,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他们的敌意,用经济手段来瓦解美国的政治战略。
所以我讲这个RCEP,你仔细研究它的条款,它不是自由贸易区,它是多边的,又混合了双边的,区域经济的,渐进的合作区。
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回不来了,与其全世界进入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天下大乱,不如分头建设区域合作的发展模式,区域之间又有竞争又有合作,那要比美国一家独大的全球化好得多。
在这个立场上,中国就乐于见到欧盟巩固它自己的区域合作。这样就可以淡化北约的军事色彩,可以缓和欧盟和俄国、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敌对关系。然后增加世界上和平合作竞争的机会,同时也减少美国不断发动战争来干预欧洲、中东、亚洲、太平洋的发展。
所以我讲中国主流媒体急急忙忙把RCEP宣传成中国主导的政治胜利,中国主导的新一轮的全球化,可以挑战或者取代或者可以维持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我认为是名不符实。
我认为中国的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没有看到中国签署RCEP付出的让利的巨大代价,会加重中国国内和美国一样的就业的困难。你签了RCEP以后,实际上是鼓励中国的民营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好处就是这些民营企业可以应对美国的贸易战,可以维持和扩大自己的现金流;代价就是你把中国的就业输出到东南亚国家,将来还会输出到其他国家。
政治上对中国是有好处,但是经济上中国的就业会越来越困难。即使现在我们宣传搞什么工业革命4.0,搞人工智能,我告诉大家,中国面临的挑战和美国是一样,社会的分化,维稳的任务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中国主流的经济学家,也包括我的中国研究院的朋友,认识是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