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你太敢聊了——京沪各界学者盛赞《这就是中国》思想政论片
发布人: 王鑫洁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次数:


聊天谁不会,但是上卫视聊思想聊时政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在电视屏幕上宣讲大道理一向是个难度极高的大挑战。


2019年初,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接受上海东方卫视的邀请,主持开讲《这就是中国》思想政论节目,竟一炮而红,从年初红至年尾。就收视及互联网传播统计数据来看,截至8月,《这就是中国》在视频平台Youtube上线以来,视频总观看次数超过340万,总观看时长达6000万分钟,节目在Youtube海外传播覆盖区域达233个国家和地区。《观察者网》公众号发布的《这就是中国》精编内容,每次点击都超10万+,文章同时被“人民日报”、“瞭望智库”、“侠客岛”等公众号广为转载……


11月28日下午,京沪各界学者济济一堂,在京举行《这就是中国》节目研讨会,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华春莹等也出席会议。


“顺势而为”,打造品质与温度俱佳的政论节目


张维为教授在会上表示,《这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产物。它的底气是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高校、智库研究机构与学者通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已经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原创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足以让我们把中国、美国,以至全世界的事情讲清楚,也让我们在舆论领域敢于亮剑,能够解构西方话语,经受住网络话语战争的考验。


张教授还强调,尤其是随着中国崛起参与全球化的深入,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界限日益模糊,内外传播相互影响和渗透已成常态。每年数以亿计的国人走出国门,中国对高质量的对外交流和民间外交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么迫切。《这就是中国》恰恰能迅速有力地回应这些需求,每个人看了就能用。甚至,每一次的团队作战,不是“等、靠、要”,而是力求捕捉战机,主动出击,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既打“短平快”的战斗,也布局改变话语范式的长线战争。


《这就是中国》不仅开创了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也开创了电视节目的新模式。“综艺节目如何走正道、走新路,是我们一直面临的重大课题” 研讨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高韵斐说:“《这就是中国》是推进全国卫视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东方卫视搞个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再出发而诞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节目”。


《这就是中国》在中国第一次采用了“演讲+互动”的形式,张维为教授用自己走访100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儒雅博学和坦诚自信的风格娓娓道来。每一期节目以最新发生的国际政治时事为切入点,既点明讲透中国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直面问题,不回避任何尖锐、敏感的领域,一切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给现场观众和所有节目受众,同时也面对全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中国。


“要打破西方对中国的舆论围剿,光靠官方话语是不够的”,张维为说,“我们打的就是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话语三套话语体系的组合拳”。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指出:“《这就是中国》是学术话语、民间姿态和‘国际范儿’三者的结合体。如果我们只用一种声音讲中国故事,把中国都讲成一个样子,就会把中国故事讲坏”。


《这就是中国》传递出的中国话语,不仅是有品质的,而且是有温度的。节目是一个充满了“围炉氛围”的思想广场,来自不同年龄层、各行各业的真实观众零距离围坐在主讲人周围,节目的大量时间是观众与主讲人的问答、互动甚至辩论,思想交锋占据一半的篇幅。


来自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的冷淞认为,这是政论节目从单向传播到多向交流的重要转变。“如今,很多‘财大气粗’的综艺节目用豪华的舞美撑起场面,但是离观众越来越远了。而《这就是中国》把互动作为了主打牌,把一个超级饱满的‘人设’立了起来,最终成功‘出圈’,打动了年轻人”。


“会‘迎合’不是本事,善‘引导’才是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指出,“很多主流媒体视政治类节目为‘禁区’,害怕‘吃力不讨好’,然而事实证明,我们节目的内涵与思想性向上走也是有市场、有需求的。这是一块‘硬骨头’,咬下它,才能算是真正的‘主流媒体转型’”。


“打破次元壁”,中国故事感染青年一代


“在当今所有的中国人中,95后一代是最自信的”。在会上,张维为老师这样总结:“中国的年轻人对于中国道路的认同比他们的父母、老师一辈往往更加强烈”。


观察者网总编辑金仲伟指出,为什么《这就是中国》广受年轻人喜爱呢?一是张教授的话语所独有的“全球化、全网络”特色,也就是说他开讲是讲给全球受众听的,把中国放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中,接受最严格的“全球约束”标准的检验,这符合90后年轻人全新的“互联网认知模式”;二是,张教授所特有的,将高大上理论内化为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进行经验性表达与分享,这是年轻人最看重的个性化经验阅历分享。将理论宣讲转化为“经验性”分享,对年轻人而言,是入口入心的“菜”。这对我们做好新媒体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值得关注的是,在以年轻收视群体为主、在青年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上,《这就是中国》这档主旋律政论节目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得到了9.7分的口碑,冲进纪录片类排行榜前三。


来自B站的晏榕分享了几则年轻群体在B站《这就是中国》视频下面年轻用户的评论:“完全颠覆了对这类节目的固有印象,太敢聊了”;“我是被老师安利来看的,发现节目里没有回避有争议的问题,不是片面的洗脑式教育,而是用思辨的方式去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政治、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这不是对中国的吹嘘和奉承,这就是实事求是地在讲述中国故事”;“这些评论揭示出《这就是中国》在B站年轻人中广受欢迎的原因——张教授敢讲敢说,揭开了政治高大上的外衣,才能取得这一代懂得思辨的年轻人的信任。张教授在节目里讲真话、敢互动的特点刚好符合了这一代年轻人爱思考、爱学习、爱祖国的特征,也就获得了他们的热烈反响”。


主旋律和正能量一旦打破次元壁,一旦取得了年轻人的信任,就为我们创造了代际沟通的空间,让年轻人有机会主动关注历史、关注国家、关注思想和文化,真正使得主旋律在年轻群体中达到融合。


正如张维为教授对《这就是中国》的总结:“事实证明,我们能够赢得话语之争,赢得全球华人的认同,赢得年轻人的支持与沟通”。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研讨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华春莹指出,当今世界,太需要有人来讲述中国故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就是中国》这个节目正当其时。


“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华春莹说:“西方现在流行‘两个凡是——凡是中国政府的,那一定是假的;凡是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定是错的’——我们要打破这种‘两个凡是’,让我们说出去的话听得见、听得懂、听得信。面对当前的困境,我们这代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不管你是否喜欢中国,是否把中国当做朋友,中国就在这里,这就是中国”,华春莹说。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孔丹借用毛泽东主席诗词来描绘十年来一批学者和思想界人士在舆论战领域的奋斗,他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张老师和他的朋友们有担当、有勇气、有能力、有作为,这是他们能够站出来斗争的基础”。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最后勉励张维为教授和他的“观视频”团队,再接再厉,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国家广电总局、中宣部理论局、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广集团等各部门领导,以及在京的媒体、专家学者和评论员等。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版权所有|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